热门: 糊涂男遭假女人骗200次   董卿回归今年春晚主持   闸北将建"南北第二通道"   26岁男4个月猥亵6妙龄女   擅拉闸一二号线"趴窝"   1/4北上广居民境外过年   当家主播鲜为人知一面   娱乐圈里"治愈系"女星   90后模特人美身材好   柳岩美式复古摩登写真   沪95%女性"不生二胎"   沪出租车调价增收部分   桂花树隆冬时节竟结果   计生特困家庭将获慰问   "金星脱口秀"收视高开   
当前位置: 房产频道> 2014房产> 新闻动态> 政策动态
【浏览字号:
政府“救市”应理性 百姓购房别“任性”
http://house.online.sh.cn 2015-02-03 13:50 [来源]:上海金融报

  新年伊始,多地政府频繁祭出“救市地方版”。与去年相比,今年地方政府的救市举措主要集中在税收减免、购房补贴等效果更明显的环节。有业内人士认为,2015年楼市总体将呈现止跌反弹的复苏态势。

  2015年伊始,我国房地产行业“救市”再出发。最近,李克强总理给楼市送“定心丸”,强调“刚性需求是长期的”;中央八部委也罕见密集发声,定调2015楼市走向;住建部拟定收购商品房转保障性住房政策等。在地方上,多地政府频繁祭出“救市地方版”,如取消限购、减税、购房补贴、公积金新政、普宅标准调整等,政策五花八门。有专家预计,我国一些地方有可能迎来楼市的春天。

  政府对楼市“前抑后扬”,强力“救市”,恐怕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顺势而为:其一,楼市是实体经济的温度计,楼市入“寒冬”,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齐遭重创,这势必拖累经济增速,让房地产从助跑机变减速器。其二,房地产市场结构性过剩,三四线城市库存过高、供应过剩,不仅加大金融风险,而且也导致财税收入下降和地方债务上升,因为土地出让金、附着在楼市上的各种税费,都堪称地方政府的“经济支柱”。可见,政府“救市”,既是一种担当,也是基于理性的一种考量。

  回顾过去,一个“有趣”的规律是:楼市调控就像“跳舞”—经济形势好了,楼价窜高,政府出手抑制;经济形势萎靡,楼价滞涨或下滑,政府出手相救。而百姓呢?在是否购房时,一贯的消费心理是买涨不买跌。今年楼市总体可能止跌反弹,无疑又将刺激不少人的神经。如此,我国再度出现楼市热、楼价继续推高,并非杞人忧天。

  住房是刚需,但一个人是否买房,要理性而不能任性。以前有不少人购置N套房,看重的是投资理财而非居住。但这种热钱容易导致房地产市场的扭曲发展。尤其是在当下,房产税呼之欲出,有人若依然任性买房投资,有可能是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。再者,一个人是否购房应量力而行,而不是盲目跟风。当前,楼市供给充足,楼价回归合理是必然。逆市场化的暴涨时代已经结束,若再闻涨而买,就显得很不理性。

  从现有数据来看,房地产业供给严重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。世联行的研究报告显示,截至2014年12月末,国内大部分城市的商品房去库存化时间超过15个月的警戒线,去库存压力不容小觑。这其中,一线城市除深圳外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去化时间均超过15个月。二线城市中,多数城市的库存量仍处于2010年来的高点。多数三四线城市由于人口净流出的影响,库存高企,去化时间将会更长……而这,尚且不包括已购商品房的大量闲置。

  政府“救市”不等于救房企,让房企继续赚得盆满钵满;也不等于维持楼价的高企。当前,楼价过高、税费太重,也是导致楼市低迷的主因之一。政府救市的目的,理应通过政策调整,让房地产业健康发展,让百姓都能买得起房。

  回顾过往,楼价畸高还有一个因素是百姓消费的不理性。现如今,我国楼市可能再现“春天”,如果百姓购房再“任性”,不仅会搅乱楼市浑水,最终还会自吞苦果—要么当冤大头的“房奴”;要么替房产商背重债,每天看着自己手里不值那么多钱的房子而闹心。

  • 分享到:

相关文章

[选稿]: 赵秀蓉
爆料电话:52122211  给热线提意见
复制地址
浏览器限制,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、论坛或博客。

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诚聘英才 | 隐私条款 | 广告服务 | 频道合作 | 站点地图 | 客户服务
 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[2014]0028-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
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
©1996-2014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